淺談 蒙特梭利

蒙特梭利 教育有三大要素:

有準備的環境(寶寶出生前或從零歲起,開始佈置適當的環境)丶富有教育意義的課程丶精神準備好的教師

蒙特梭利有十一大特徵:

1.尊重兒童,以兒童為中心 2.給予兒童自由的選擇權 3.把握兒童的敏感期 4.混合年齡教學 5.著重智慧和品格的養成 6.尊重兒童的成長步調,沒有課程表 7.教師是一個引導者 8.配合兒童的環境及豐富的教具9.摒除獎懲制度 10.注重日常生活教育及感官教育11.注重本土文化及跨文化教學

蒙氏教育講究的是學習的「過程」,而不是展現成人眼中「完美的學習成果」。那麼,身為孩子主要照顧者,我們是否該仔細思考,我們希望給予家長的正確觀念為何?還是把寶貝的學習當宣傳的利器,因為,學習是需要等待時間發酵的,而非某一種代表性的教學。

荷蘭科學家德弗里(Hugo De Vrices)從研究蝴蝶幼蟲毛毛蟲身體上發現所謂的敏感期。剛出生的毛毛蟲下顎尚未發育,沒能力去吃大的葉子,只可以食用樹枝尖端的嫩芽,小蟲對光敏感,具向光亮處前進的本能,因此,看準陽光強烈處爬,開始吃樹上的嫰葉,等到成長到連粗葉都咬的下,對光的敏感度即消失~這個敏感期觀點,在兒童心理發展上也有同樣的過程。

瑪莉亞蒙特梭利博士觀察發現,孩子在某些階段的學習模式類似德弗里所提出的敏感期,在那段時間,孩子有一種特別的慾望,熱愛某種學習,並且學的又快又好,但是如果錯過那段敏感期,孩子內在的動力及慾望會消失,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重新學習,並且學得又慢又費力。因此,把握敏感期的階段,將是學習的黃金期。

世界大不同,國外早期教育模式中,不同文化對早教的理念是存在差異性的,而這應證了,早教没有最好的模式,更没有固定的某一種模式,不同的教育培養不同的展現。不論您選擇了學習任何的教育方法,希望在孩子生命的最初時光裡,親力親為,並且隨時給予尊重,理解和支持,而非設框架限制,或是和他人比較,相信在陪伴的過程中,一定可以擁有美好的甜蜜時光。

套句名言:跟隨孩子(Follow the child)並實踐3R快樂嬰兒教養方式:認同(Recognition)、共鳴(Resonance)、尊重(Respect)育兒之路會更順暢。

回到列表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